
近日,芜湖古城“捏面主理人”王井洋全网爆火鼎合网,各地游客蜂拥而至,只为亲眼见证那双巧手如何将面团化为灵动的哪吒、可爱的拉布布。这是个人的高光时刻鼎合网,更是一座城市与普通人的情感共鸣。
有人说,“平凡人”的走红,是流量的幸运眷顾,是短视频语境下的“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个体的走红的确具有偶然性,然而,当越来越多“平凡人”登上热搜榜,他们作为整体被看见,就成为流量时代的必然。从理发师李晓华到农家女孩“李福贵”,从景德镇“鸡排哥”到芜湖古城捏面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质朴的真诚,书写着平凡生活中的不凡篇章。镜头下的“平凡人”是大多数人的缩影,人们在他们的故事里看见自己的影子,在他们的坚守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些源自生活本真的共情,让“平凡人”的故事得以穿越屏幕、直抵人心。
镜头聚焦“平凡人”,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导向。数字时代的传播力量,为每一个平凡的群体提供了打破职业“天花板”的可能性。镜头下的“平凡人”,有的获得城市“文旅推荐官”称号,有的被邀请参加车展、音乐节,这些认可向社会传递出尊重平凡、崇尚实干的鲜明导向。当镜头对准流水线上的工人、街巷里的环卫工人、市集上的手艺人,人们愈加相信,并非只有登上山顶才有价值,站在半山腰或山脚同样可以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
也应看到,镜头是一把双刃剑。对准“平凡人”的镜头,是出于善意的关注,还是对流量的追逐?近日,在5633次列车上,一群游客围着一名彝族老人拍摄,即使老人已表现出明显抗拒,他们仍没有停止。当镜头记录异化为粗暴打扰,人们应当思考:如何让镜头成为温暖的窗口,而非冷漠的窥探。镜头对准“平凡人”,理应以尊重为前提,以共情为底色。法律明确保障公民肖像权,但比法律底线更高的是人文关怀的自觉。人人都有镜头,也都有责任用好镜头。多一分换位思考,少一分猎奇心态;多一些守护与温暖,少一些攻击与偏见,只有当这样的观念深入人心,镜头才能为包括你和我在内的每个“平凡人”提供激励与能量。
穿花野荠虽微草,也占年年一分春。每一个“平凡人”都是时代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我们的坚守、热爱与善良鼎合网,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温情与活力。镜头向下,看见的是市井烟火里的平凡;价值向上,传递的是平凡人生中的伟大。善用镜头,用镜头行善,把流量转化为对劳动者的认可,把关注沉淀为对普通人的支持,更多“平凡人”将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这份对平凡价值的尊崇,将鼓舞每个认真生活的人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活出更有滋味的人生。(袁媛)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