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舢/文浙商配资
2025年4月28日,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的晨雾尚未散去,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工地上,技术工人们已经开始焊接球罐、敷设压力管道、安装生产设备。乙烯建设驶入快车道,清晨海边的古雷工地上一派繁忙。
正在按图施工专心忙碌中的工人们并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中国石化当天发布公告,成立古雷二期项目的中沙合资公司。4月28日,中国石化(00386.HK)宣布,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及沙特阿美签署了《合资协议》,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88亿元,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分别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25%及50%,沙特阿美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改写石化产业版图
根据福建省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会长林立文章《福建石化产业: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转”核心竞争力》中介绍的相关数据,2023年福建省石化企业营业收入7801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第7位,炼油、乙烯、芳烃的年产能大约为2900万吨、290万吨、340万吨。
古雷石化二期规划建成投产后,将新增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芳烃的产能。叠加现有产能后,福建省三项主要石油石化产品的总产能将分别达到:炼油产能4500万吨/年(原2900万吨+1600万吨)、乙烯产能440万吨/年(原290万吨+150万吨)、芳烃540万吨/年(原340万吨+20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浙商配资,届时福建省炼油能力可能跃升至全国第二梯队,乙烯和芳烃或可冲击全国前三,保守一点展望福建省石化产业规模在全国排名有望升级至第6位,凭借古雷石化二期超大项目,重新改写中国石化产业版图。
福建省通过规模化布局和技术创新,正逐步成为全国石化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古雷石化二期的推进将加速这一进程,并在产能规模、产业链完整度及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上实现突破,进一步缩小与山东、广东等传统石化强省的差距,显著提升福建在全国石化版图中的竞争力。甚至可以说,相对于规模的竞争力提升,中沙合资公司的技术竞争力更为领先,古雷石化二期将福建推向了全国石化竞技场的中心。
引燃下一场石化能源革命
在4月9日由复旦大学联合沙特阿美举办的《双碳背景下的中国石化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白皮书讨论会上,很多人第一次认识到沙特阿美在项目中展现出远超传统"原油供应商"角色的非凡技术实力,准确定义沙特阿美是一家“原油供应商+石化科技公司”双料企业。
白皮书显示,沙特阿美凭借其全球领先的低碳原油生产技术,可将每桶原油碳强度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50%-70%,为下游石化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低碳原料基础;同时,其创新的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COTC),相比传统炼化工艺可减少20-30%的碳排放,为延伸石化产业链提供了绿色支撑,为石化产品在国际市场提升低碳竞争力;此外,沙特阿美具备全产业链协同能力;还拥有成熟的碳捕集与封存(CCUS)项目经验。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在讨论会上表示,中沙石化产业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在技术创新层面加大共同研发,重点突破低碳炼化、CCUS、绿氢耦合等前沿技术;在标准体系方面,共同制定涵盖碳排放核算、绿色产品认证等领域的行业标准;产业链协同上,推动形成从原油供应到高端化工新材料的低碳价值链;同时加强能力建设合作,通过技术培训、人才联合培养交流等方式提升行业低碳发展水平。
据报道,福建省工信厅石化处代表在讨论会上介绍,近几年,省工信厅制定了福建省石化化工行业十四五节能降碳的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对标开展工艺节能诊断,支持工业企业的节能改造、节能管理、余热综合回收利用等等,提升了能效水平。对于中沙合作,福建省工信厅希望深化技术交流,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共建低碳技术联合实验室、开展能效领跑者对标工程、构建石化产品绿色认证体系,加强产业合作。
有观点认为,沙特阿美所有在石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领先的地方,都是中国石化企业学习追赶的。随着今后逐渐投产,合资项目有望推动外方股东沙特阿美领先的多项技术在中国本土化应用,而福建也将通过这个项目为全国石化企业提供示范,从而整体上快速缩短中国石化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代差。
中沙古雷二期成立合资公司的意义,远超注册资金288亿元、投资总额711亿元一系列巨额数字,它折射出中国在全球能源变局中的突围路径:以开放换技术,以市场换空间,以绿色换未来。当沙特阿美的巨轮驶入古雷港时,它们运来的不仅是原油,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序章。
“未来十年浙商配资,全球石化产业的竞争焦点不在中东,不在北美,依然在亚太。”一位分析师断言,“而不产一滴石油的福建,正在书写后来居上的石化传奇。”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